日本大米价格连续16周上涨
日本大米价格持续攀升。根据统计,4月14日至20日这一周,日本超市中5公斤装大米的平均售价达到4220日元,比前一周又上涨了3日元。这已经是连续第16周上涨,价格相比去年同的2088日涨价了一倍多。同时,销量也同比增长了14.9%。
尽管日本政府今年已经第三次向市场投放储备大米,但涨势依然未能遏制。有声音指出,这些储备米并未真正流入普通超市。据报道,自3月第二轮储备米拍卖后,甚至连批发商也难以顺利采购到足够的储备米。
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的数据,2024年大米价格同比上涨了46.6%,是自1971年石油危机以来的最大涨幅。同年,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上涨了2.7%,这表明大米价格正在明显推高整体物价水平。
去年日本经历了异常气候和暴雨天气,导致主要产区如新潟县、秋田县的水稻收成大幅减少,部分地区收成不到原本预期的80%。此外,2024年秋季西日本发生的大地震也对物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,进一步引发了消费者的恐慌心理,大米囤积现象加剧,市场供需关系被打乱。
面对大米价格高企,日本政府至今未能拿出有效的对策。即便释放储备米,也像是杯水车薪,难以真正压低市场价格。东京大学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教授安藤光义在接受采访时指出:“虽然储备米的价格较低,但批发商去年秋季起就以高价收购新米,现在很难轻易降低售卖价格。”
随着大米和基本食品价格上涨,日本国民的实际消费能力正在不断下滑。2023年,日本家庭整体实际消费支出减少了1.1%,恩格尔系数达到28.3%,为198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由于基本生活开支增加,信用贷款等个人贷款的需求也迅速上升。到去年底,日本的消费者贷款余额达到4.4117万亿日元,同比增长5.4%。
由于应对大米价格上涨的对策收效甚微,日本政府正在讨论向全国民众每人发放50万日元紧急现金补助的方案。
不过,也有专家指出,这种一次性现金发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反而可能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,令政府在决策陷入两难局面。
[저작권자(c) 한중일 경제신문, 무단전재및 재배포 금지]